
中國今天再成焦點:全球關注金磚峰會4大重點
2017-09-04
3229
摘要
9月3日至5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在中國廈門召開。在金磚合作開啟第二個“黃金十年”的歷史關口,中國將擔負起繼往開來的重要責任和使命。深化金磚伙伴關系,開辟更加光明未來。
9月3日至5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在中國廈門召開。在金磚合作開啟第二個“黃金十年”的歷史關口,中國將擔負起繼往開來的重要責任和使命。深化金磚伙伴關系,開辟更加光明未來。
作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金磚國家在資源稟賦和發展方式等方面各具特點,成長空間巨大。金磚五國中,除南非外,均屬人口大國。且五國作為資源大國,都有著較強且逐漸上升的科技實力:俄羅斯是老牌世界強國,在科學理論研究上既有蘇聯留下的老底子,又有近些年的創新發展;中國與印度在航天、機械制造、計算機和醫藥等領域均已走在世界前列;巴西的鋼鐵行業和飛機制造業也有著較強的實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當下金磚合作所應秉持的國際觀。金磚各國雖有各自目標和訴求,但也應盡量相向而行,管控危機和矛盾,同時加強經貿合作、經驗探討和人文交流,避免漸行漸遠。
“七大成果”+“六大期待”
8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吹風會透露了會議預期取得的“七大成果”和中方對此次會議的“六大期待”。
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主任周強武在吹風會上說:“金磚合作機制成立十年來,五國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顯著上升。財金合作作為諸多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是促進了金磚國家和世界經濟的增長。”
他表示,金磚五國將進一步加強宏觀層面的溝通協調,包括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等政策工具促進五國的經濟增長。同時金磚五國共同敦促發達國家采取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減少負面溢出效應,并明確提出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其他六項成果將包括:深化在G20項目下的財金合作;推動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繼續向前發展;針對金磚國家面臨的共同發展任務,推動PPP領域的合作;就會計準則趨同和審計監管等開展合作,為金磚國家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做準備;完善稅收合作特別是國際稅收合作,提高政策協調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推動應急儲備安排的完善,推動金磚國家本幣債券市場發展,推動金磚國家間的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網絡化布局,加強金融監管交流與合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葉輔靖在吹風會上表示,在看到成就的同時,也要注意到金磚國家各自面臨的挑戰。下一步,期待金磚國家在六個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應對自身和全球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是加強創新合作。
二是加強開放合作。
三是進一步落實經濟伙伴戰略。
四是加強發展戰略的對接。
五是把握新興領域的合作機遇。
六是擴大合作受益的范圍。
“相信本次廈門會晤后,金磚合作的影響力進一步彰顯,功能定位的精確性進一步加強,措施的務實性進一步提升,合作的受益性進一步深化。”葉輔靖說。
金磚國家主要指標全球占比
自2006年金磚國家合作拉開序幕以來,“金磚國家”已經從研究報告里的投資概念,逐漸成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互利合作的典范,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和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
金磚國家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比重18%,貿易總額比重15%,人口占比超40%。
金磚國家經濟差距明顯
從金磚五國2016年GDP對比來看,中國接近11萬億美元,印度、巴西相近均在1.8萬億美元左右。俄羅斯在1萬億美元附近,南非GDP相對較低,僅2000多億美元。中國的GDP相當于其他四國總和的兩倍多。正因為經濟總量上的差距,且分布在亞、歐、非、南美四大洲,各國資源稟賦差異較大,因此金磚國家之間才具有較強的貿易互補性。
金磚國家貿易潛力巨大
2000年以來,中國與其他金磚四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保持穩步增長,但近兩年,中國與南非、巴西、俄羅斯進出口貿易額均出現下滑,與印度進出口貿易總額保持持平,與各國之間每年貿易總額在400—700億美元不等。
從中國與其他金磚四國進出口貿易的絕對貿易額看并不低,但與中國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額仍存在較大差距。2016年中國與歐盟和美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額均超過5000億美元,與東盟國家的進出口貿易額亦超過4000億元美元,中國與其他金磚四國的貿易總額僅和日本持平。由此可見,中國與金磚國家的經貿合作仍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國內外媒體紛紛聚焦本次廈門金磚峰會
香港《南華早報》梳理了金磚峰會的五個需要密切觀察的議題,包括邊界爭端是否會影響中印關系?峰會是否有助于金磚成員振興經濟?中國和金磚國家是否會扮演更重要的領導角色?在美國推出巴黎協定之后,金磚國家是否會堅持追求可持續發展的計劃?中國邀請了塔吉克斯坦、埃及、墨西哥、幾內亞、泰國等國家,并倡導“金磚+”模式,是否意味著更多國家將會加入金磚集團?
南非《獨立報》刊登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署名文章《金磚國家:開啟戰略伙伴關系的新視野》,普京表示“俄羅斯高度珍視金磚五國的建設性合作,目的是建立公平的多極世界秩序,為所有國家創造平等的發展機會。”
另外,俄羅斯主張,擴大金磚國家在全球信息安全領域的合作,建議共同制定相應的合作國際法框架,以及行為普適原則。
這篇文章的中文版刊登于9月1日的《人民日報》第3版。
對于即將到來的金磚峰會,最感到欣慰的恐怕是金磚概念提出者吉姆?奧尼爾。8月31日他在美國《赫芬頓郵報》發布文章,題為“如果中國繼續努力,金磚國家2035年前將會超過G7”,這位“金磚之父”表示,金磚集團的前景看起來很光明。
吉姆?奧尼爾寫道,“在我常常讀到的關于金磚集團的批評中,最堅實的論點是——這一集團由中國主導。但事實上,中國是我(2001年)提出金磚國家概念16年來,唯一不辜負我期望的國家,中國的經濟成功事實上比我預期的還要快。……當然,中國做得太棒了,它的經濟體量已經比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四國加起來還要大,在不久的將來將是它們的兩倍大,所以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中國在經濟上主導著金磚集團。”
“有趣的是,即使我對于巴西、俄羅斯等國的發展有些失望,但我仍然預測金磚集團國家將在2035年之前超過G7——純粹是因為中國經濟的龐大規模和持續的良好表現。金磚集團能否實現這樣的目標,完全取決于中國是否保持這一勢頭(stays on 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