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一家外骨骼機器人即將面世 癱瘓患者離開輪椅不再是夢
2017-09-15
3057
搶灘百億空白市場,邁步機器人要做外骨骼機器人領頭羊
11月11日,來自深圳的邁步機器人新品即將發布。
文 蓉蓉
對于脊髓損傷和腦卒中患者而言,能夠站立行走似乎是一個不可企及的目標。而外骨骼機器人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局面。隨著我國康復醫療行業春天的來臨,我國醫療機構對康復機器人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
外骨骼機器人能幫助癱瘓患者重新站立起來
國內康復機器人行業尚處早期,百億市場亟待開發
根據第三方研究報告顯示,未來5年,廣義康復機器人的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7%,其中康復機器人年復合增長率為21%,外骨骼機器人年復合增長率為47%,遠高于其他類別的醫療機器人的平均增速,預計到2021年增長到140億元以上。
醫療機器人市場預測圖(2016-2021)
回看國內,我國肢體殘疾人群基數龐大,且人數仍在遞增。根據衛計委數據,截止2012年底,在全國近萬家二級以上醫院中,實際擁有康復科的綜合醫院約3288家。另據殘聯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康復機構6914個,開展肢體殘疾康復訓練服務機構達2181個,就目前人力物力而言,可對36.7萬肢體殘疾者實施康復訓練,而我國殘疾人總人數8502萬人中,肢體殘疾2472萬人。因此,康復裝備供應與臨床需求存在巨大缺口,據保守估計,潛在市場空間在180億左右。——鄰米建站
此外,我國康復專業技術人員存在極大缺口,供需比高達1:10000左右,因此引入康復機器人不僅可大幅提升行業康復水平,還可有效彌補康復醫師短缺的問題。智能康復機器人在精度、穩定性、力量等方面有著人類無可比擬的優勢,可以改變傳統“一對一”的繁重訓練過程,吸引患者短期內完成高強度、多頻次的康復訓練。
人體外骨骼的3個進化階段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賈勇說,目前全球有超過10億的殘疾人,其中6億是在亞洲,中國的殘疾人口達8500萬,肢體殘疾人135.7萬,肢體殘疾的龐大基數以及老齡化趨勢,使得我國康復裝備供應和康復臨床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非常需要相應的康復治療器械。此外,隨著老齡化的加深,伴隨著老人生理機能的衰退,失能老人與肢體殘疾人群疊加,更放大了對外骨骼機器人的巨大需求。
但目前,中國醫用康復機器人市場才剛剛開始啟動,醫療康復機器人仍處于早期,國內進入到臨床應用的以牽引式/懸掛式康復機器人居多,在外骨骼方面,還沒有任何一款外骨骼機器人拿到認證,能夠實現量產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來自深圳的一家初創企業——邁步機器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全球首次采用柔性驅動器 價格僅為國外同類產品1/3
邁步機器人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從外骨骼機器人切入市場的初創企業,幫助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重新獲得行走能力。相比于其他外骨骼機器人,邁步機器人的外骨骼最大的優勢是采用了柔性驅動器以及和此驅動器相匹配的控制算法,可以提供精確穩定的人機交互控制,極大的提升安全性和舒適性。目前現存的外骨骼機器人產品均采用的是剛性驅動器。
邁步機器人公司
作為全球首次采用柔性驅動器的外骨骼機器人企業,邁步機器人自去年9月成立以來,短短1年時間便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第三代柔性驅動器和外骨骼機器人、機器人外觀設計、機器人系統軟硬件集成、與醫院達成聯系及后續合作、完成天使輪融資、達成與其他公司合作開發機器人項目兩個,均已完成第二代機器人研發。
目前,邁步機器人研發團隊占總人數的85%以上,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早稻田、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國際知名院校碩士、博士組成,并擁有強大的創始人團隊。CEO陳功,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博士及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康復外骨骼機器人控制,人機交互控制,大腦控制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系統等。CTO葉晶,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博士后,博士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生命理工學(機器人)專業,師承于日本“機器人之父”加藤一郎的弟子、著名醫療康復領域教授藤江正克,主要研究開發針對腦中風患者的新型康復與移動機器人系統,有著深厚的機器人技術功底。COO胡峰為RFC成員,在機器人行業有運營以及管理經驗,曾參與創立WXS人形機器人并成功上市銷售。
邁步機器人創始人團隊
“邁步機器人從成立之初的立項到現在已完成第三代樣機的研發,是全球首次采用柔性驅動器的外骨骼機器人企業。”邁步機器人CEO陳功表示,自2016年成立初始,公司便致力于開發醫療康復機器人技術,長期計劃是根據市場需求在醫療康復領域推出多款機器人產品。同時,公司還積極探索基于柔性驅動器的人機交互技術,并將此技術推廣至服務機器人、工業、軍用等領域。11月11日邁步機器人將正式推出新品,進一步將產品推向市場。
當然,除了技術更實用,機器更智能以外,價格是橫亙在用戶面前的一個障礙。不管是以色列的Rewalk還是日本的Cyberdyne,平均一臺機器人的價格在60~100萬元,有的同類產品甚至達250萬元人民幣,往往只能通過租賃的方式供需要者使用,毛利率相當高。“而我們的產品投入市場后,不僅功能更多,價格也將是國外同類產品的一半甚至1/3,在價格上是很有優勢的。”邁步機器人COO胡峰對中國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聯盟表示。
由于邁步機器人主打專業醫用級的外骨骼機器人,其客戶以醫療機構為主。通過骨骼級的分析,可以方便醫生準確了解患者的步態與足底狀況,且能夠進一步挖掘激發患者殘存的肌體功能,糾正患者的行走姿態,最終恢復正常行走能力。
目前邁步機器人團隊共20人,公司計劃今年年底之前完成Pre-A輪融資。同時,邁步機器人正在申請CFDA認證,預計明年底完成注冊。
TIPS(小貼士):
外骨骼機器人,又稱動力外骨骼系統,是將機電一體化、生物力學、人體傳感網絡、步態分析等多領域科技融合而成的產物。其主要針對肢體殘疾患者,幫助他們實現坐、站、行走、上下樓梯等基本功能。最初常用于軍事領域,但隨著近年來醫療康復市場的擴容,越來越多的公司切入了康復市場,將外骨骼機器人應用于醫療與日常的應用場景中。其中以色列的Rewalk、日本的HAL、美國的Elegs等都是外骨骼機器人的典型代表。
根據 GCiS 的調研,中國現在有不到20家醫療機器人的生廠商,其中六七家新興公司處在產品研發或臨床試驗階段,一些企業的產品已完成臨床試驗,正等待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的審批。
**鄰米網絡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