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0城房價下降 樓市繼續降溫
2017-08-21
2970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近兩天天氣逐漸轉涼,樓市也在不斷降溫。國家統計局昨天(18日)公布,7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持平或下降的城市個數增加,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房價格同比漲幅繼續全部回落。專家分析,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效果進一步顯現,投資、投機性需求進一步退出。嚴厲的樓市政策會劃上休止符嗎?本輪房價調整又將持續多久?
據測算,7月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環比持平或下降城市個數增加,特別是一線城市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價格同比漲幅均連續10個月回落,7月份比上月分別回落1.7和2.0個百分點。其中,新建商品房除北京外,上海房價和上月持平,廣州比上月上漲0.4個百分點,深圳比上月下調0.2個百分點。深圳房價去年時一度以20%左右的環比、同比增速瘋漲,而現在喧囂過去,價格逐漸回歸理性。
深圳龍崗區金地龍城中央項目策劃總監李波表示:“成交量相比去年還是有一個明顯的下滑,大概在40%左右,目前我們剩下的貨量在30多套不到40套,價格大概在42000、43000左右,上半年,價格有略微的小幅波動,振幅在5%左右。”
上半年新房價格同樣下跌10—15%左右的還有北京,7月北京新房價格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位于北京市核心城區——二環附近區域的北京鏈家地產某中介說,今年上半年,自從3·17政策落地后,限購、限貸政策不斷收緊,雖然近幾個月成交量沒有特別上漲,但是來看房的人越來越多,他3月時一共休息了四天,但是7月一整月才休息一天,“房貸等政策出了很多,壓低了房價,短期內不會漲,堅持到年底沒有問題。”
但整體而言,三、四線城市房價仍在較快增長的通道中。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7月新房環比價格上漲最多的是金華、韶關和南寧,環比都上漲1.3個百分點。哈爾濱7月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6個百分點。市民王女士上半年她看了很多房子,和年初相比,好一些的地段樓盤價格上漲幅度都在15%左右,“剛開始看的房子才60多萬,兩室一廳,但現在都在100萬以上,漲的特別多。基本上每個月都10萬、20萬那么漲。”
7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3946萬平方米,比6月末減少1081萬平方米。哈爾濱市房地產中介服務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世佳說,國家因城施策效果越來越明顯,像哈爾濱這樣的非熱點二線城市去庫存節奏加快,“連漲五個月,在以往的年度中沒有這種現象,漲幅接近15%。”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本輪房價調整周期或將持續至今年年底,“北京后續目前來看價格還有一進步擠壓泡沫的空間,比如上海、深圳等城市最近的價格也有調整,調整幅度都比統計的指數里面稍微高一些,但是后續從整個政策壓力來看,起碼目前樓市調整會持續到四季度。”
按照“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樣的理念,開發商、二手中介、普通購房者等正在慢慢形成共識,投機客逐漸退出市場。但是,我國的樓市泡沫形成原因較為復雜,有專家分析,城鎮化過程中,人口過度集中在大城市帶來的不均衡是其中重要原因,未來隨著一線城市周邊城市群的發展,以及諸多二線城市的崛起,這種不均衡有望得以緩解,但這是一個較長的過程,是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的途徑之一,在此之前,中國仍將堅持因城施策的分類調控。
目前,包括供需新政開閘——“租售同權”,在北京“京籍”與“非京籍”的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將享有同等所在區義務教育”;共有產權住房等樓市長效機制正在探索建立中。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在加快研究推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運行的制度設計下,很多地方都在按照中央提出來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基本定位,結合當地實際,紛紛推出一些新的嘗試舉措,這實際上是加快推進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建設的一些有益嘗試。隨著制度建設的不斷完善,房地產市場下一步平穩健康運行的態勢會得到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