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堂食重啟,煙火氣又回來了!深夜,簋街麻小店前又現長隊
2022-06-06
294
昨天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除豐臺區全域及昌平區部分區域外,餐飲經營單位開放堂食服務。這一消息也讓京城餐飲從業人員振奮不已。簋街是北京有名的餐飲街,昨夜今晨記者探訪發現,在沉寂36天后,各家商戶在屬地街道指導下正有序恢復堂食經營。
昨晚6:00
36天帶給餐飲人的改變
“掃碼,測溫,這些都準備了吧,知道明天查驗多少小時核酸嗎?”商戶們正忙著做環境消殺,屬地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簋街管理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上門督促并指導防疫工作。從昨晚6點開始,簋街餐館里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36天來一直靠墻碼放的桌椅,又重新在店里鋪開,小店的餐位重新調了間距,大店設空置桌椅,以保障堂食就餐顧客的隔位就坐要求。
“查驗72小時核酸。”記者發現,工作人員不管是問到店鋪的負責人還是普通的員工,有關最新防疫要求,他們都對答如流。簋街管理服務中心主任謝澤明說,這36天各家商戶都有難處,也都在想辦法維持。他發現大家有了一定變化,過去說到防疫,很多商戶是被動接受,現在商戶們開始主動了解疫情防控要求,每天新聞、各職能部門的微信通知特別關注。
一家餐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主動了解防疫要求并不是害怕疫情帶來的沖擊,而是明白36天后重開堂食的來之不易。現在想把堂食經營恢復起來,絕不是著急就能成的,還是得科學防疫為先。本輪疫情當中,很多餐館工作人員都去做了志愿者,去支援社區的核酸檢測工作,大家對防疫這件事感觸更深了。
今晨0:00
夜宵防疫保障一樣不少
掃碼、測溫、查驗72小時核酸檢測結果,今天0時,簋街的煙火氣徐徐歸來。胡大總店門前排起了長隊,店里的工作人員提醒大伙兒保持間距。恢復堂食不僅對商戶來說是喜訊,對很多市民來說同樣是好消息,大伙兒急著來簋街各家中意的老店尋找夏日里丟了36天的熱鬧。
賓客隔桌落座享用美食,紅彤彤的小龍蝦端上桌,此時比以往更多了些儀式感。第一時間自拍,發個朋友圈“炫耀”堂食的這份兒爽。記者發現,門前的隊伍雖長,但“消化”得很快。有顧客告訴記者,今天凌晨“打卡”簋街,目的不是大快朵頤,更不是報復性消費,只是急著感受一下這份人間煙火氣。“速戰速決,疫情形勢向好,各行各業都在恢復,一早兒還得上班,干了這杯就走,來日方長呢。”
“高興不足以形容,聽到消息我們當時太激動了!”店內負責人陳峰說,這36天暫停堂食的日子里,店里積極調整經營模式,線上總計賣出了4萬余份小龍蝦,至少維持了店鋪的基本運營。開放了堂食,今天來上班的員工大約有80人,是暫停堂食時期人員的一倍。“激動就是那一瞬間,很快我就想著怎么做好防疫,這個1要是沒做好,后面多少個0都沒用。”
后廚煎炒烹炸之聲不絕于耳,炒蝦、擺盤,大師傅們戴著網帽、口罩,雖已熱得汗流浹背卻仍不遺余力。每個人的眼角都掛著笑,他們說從來沒有因為上班,心里這么樂過。
今晨5:00
熱騰騰的包子端上桌
褪去了夜的喧囂,簋街上的各家早點鋪子也開始忙碌起來。郭通天宮院小吃簋街店桌椅復位,收銀臺從廳前挪回到廳后,廚房里用于盛包子的餐盤擦得锃光瓦亮,摞起來老高。36天,這是頭一次盤子摞得比打包餐盒高。
凌晨5點,店里已經香氣撲鼻了。廚師大姐醒好了面,此時正在和餡兒,8斤一盆的餡兒料揉起來不是個輕松的活兒,頭天恢復堂食,大姐格外賣力。
韭菜、茴香、豬肉白菜、牛肉,一盆盆餡兒料備齊,店長孫洪松親自上陣。“十八個褶”,孫洪松捏了十幾年,大伙兒都說包包子店里沒人比他包得好。
5個包子一屜,再一轉眼,籠屜已經像小山一樣高。一早40屜包子,配著熱粥、炒肝、茶雞蛋,孫洪松望著整齊的桌椅,將播放著防疫提示的擴音器掛在門口,堂食就這么回來了。
早6點整,包子鋪迎來了恢復堂食后的第一位客人,他是一位環衛工師傅,吃完熱騰騰的包子好上早班,他說已經很久沒踏踏實實坐在店里吃早飯了。陸陸續續,客人多起來,早高峰比孫洪松的預期,早來了一個小時。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商城開發,企業建站,APP開發,行業門戶網站(文庫系統,問答系統等)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