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CEP簽署對全球有何重大意義?一文讀懂RCEP是什么
2020-11-16
339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包括東盟10國+5國(中、日、韓、澳、新),涵蓋全球30%以上人口、GDP、貿易和投資的最大自貿區誕生。對百姓來說,RCEP協定中貨物貿易零關稅產品數整體上超過90%,將促進更多優質外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可以買到更多價廉物美的產品。
RCEP協定簽署不僅對中國經濟、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和生活、投資息息相關。
全球最大自貿區啟航
RCEP由東盟于2012年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6個對話伙伴國參加。歷經8年、31輪正式談判,全面完成市場準入談判。除印度因“有重要問題尚未得到解決”而暫時沒有加入協定,15個國家在今年11月15日共同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RCEP包括20個章節,涵蓋貨物、服務、投資等全面的市場準入承諾,是一份全面、現代、高質量、互惠的自貿協定。貨物貿易整體自由化水平達到90%以上;服務貿易承諾顯著高于原有的“10+1”自貿協定水平,投資采用負面清單模式做出市場開放承諾,規則領域納入了較高水平的貿易便利化、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采購等內容。RCEP協定還充分考慮了成員間經濟規模和發展水平差異,專門設置了中小企業和經濟技術合作等章節,以幫助發展中成員、特別是最不發達成員充分共享RCEP成果。
RCEP的簽署標志著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成功啟航,意味著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形成一體化大市場。這將有力支持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促進國際抗疫合作,穩定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助推區域和世界經濟恢復發展。
全球進入第四輪產業轉移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團隊發布的報告認為,在當前貿易保護、新冠疫情和經濟衰退三重沖擊下,RCEP達成能夠帶來顯著“貿易創造”效應。RCEP實施將會帶來95%以上范圍的關稅壁壘、非關稅壁壘和投資壁壘取消,極大促進以14億人口的中國和6億人口的東盟兩大經濟體為代表的亞洲經濟發展潛力,有望成為疫情中后期全球經濟復蘇的最強引擎。
廣發宏觀聯席首席分析師張靜靜發布的報告認為,全球進入第四輪產業轉移下半場。二戰后全球已經經歷了三輪產業轉移。50-60年代美國中低端產業向德國及日本等國轉移;上世紀70-80年代日德中低端產業向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轉移;上世紀90年代至2010年全球中低端產業向中國大陸轉移。金融危機后全球正在發生第四輪產業轉移,也即:中國大陸中低端產業向東盟6國(越南、緬甸、柬埔寨、老撾、菲律賓和印尼)等經濟體轉移,同時中國大陸承接全球中高端產業。每輪產業轉移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各10年。上半場對應弱資本開支周期,下半場對應強資本開支周期。疫情沖擊過后,全球將進入二戰后第四輪產業轉移的下半場,應對一輪強資本開支周期。
直接惠及消費者和行業企業
RCEP是一個全面、現代、高質量和互惠的自貿協定。協定的優惠成果直接惠及消費者和行業企業,將為豐富消費市場選擇、降低企業貿易成本發揮重要作用。
貨物貿易零關稅產品數整體上超過90%這一條,意味著百姓可以買到更多便宜的進口商品,也對企業產生很大影響。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表示,未來協定成員九成以上稅目實現零關稅,會降低區域內零關稅商品及原材料購進成本。其中,原材料成本的降低有雙重效應,一是企業利潤增加,二是產成品價格下降。當然,進口商品關稅成本下降,也會促使以進口原材料國內加工的企業增強盈利能力,失去了關稅壁壘,企業間競爭更為公平。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和日本首次達成了雙邊關稅減讓安排,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在RCEP協定下,隨著中日相互降低關稅,中國自日本進口的水產品、礦產品、化工品、紡織服裝、機械產品和電氣設備等商品,以及日本自中國進口的水產品、部分堅果、果蔬、肥料、日用化工品、機械產品、電氣設備、部分光學設備等商品,有望降低貿易成本、擴大貿易規模。
RCEP也對投資產生重大影響,機構普遍認為對A股市場是利好。興業證券認為,開放的紅利,將使股、債、匯、房等中國優質資產價值長期得到支撐,其中最為受益的是股市,有望迎來歷史上第一次“長牛”。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商城開發,企業建站,APP開發,行業門戶網站(文庫系統,問答系統等)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