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輪“龍舟水”強降雨過程基本結束 廣東結束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2020-06-12
518
羊城晚報訊 記者付怡、通訊員粵應宣報道:鑒于本輪“龍舟水”強降雨過程已基本結束,根據《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和省防總有關規定,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辦公室、廣東省應急管理廳決定于6月11日10時結束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表示,當前廣東正值“龍舟水”高峰期,江河底水處于高位,土壤含水量高度飽和,各有關地區和部門要克服麻痹松懈思想,繼續做好崩塌、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監測和防御,開展倒損房屋安全評估,注意退水的堤壩安全,做好內澇積水點退水后的消殺工作,安排好已轉移群眾的基本生活,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記者從廣東省水利廳獲悉,本輪“龍舟水”過程是2005年以來最強的一次,具有“強降水持續時間長、大暴雨點多面廣、單點累積雨量大、短時降水強烈”的特點,全省除湛江市以外大部分市縣都出現了暴雨以上降水。
水利部:今年要做好防大洪水準備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
6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水旱災害防御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表示,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共有148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均發生今年第1號洪水,局部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
針對近期南方地區的暴雨洪水,水利部先后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Ⅳ級、Ⅲ級應急響應,多次發出通知作出有針對性部署,派出6個工作組分赴廣西、廣東、江西、浙江、湖南等地指導防御工作。
做好防大洪水的準備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司長田以堂介紹,今年以來我國總共發生18次強降雨過程,6月2日以來是最強的一次,涉及12個省市區,降雨范圍廣、強度大,400毫米以上的降雨面積有24000多平方公里。“目前來看,這場降雨過程已接近尾聲,但后面還有降雨過程。”
田以堂稱,我國防汛最關鍵的時期是6-8月份,目前江南地區已經進入梅雨季節,“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南方地區降雨偏多,防汛形勢很嚴峻,要做好防大洪水的準備”。為此,水利部部署了超標準洪水的防御,要求大江大河、重要支流、以及縣級以上防洪城市編制防超標準洪水預案,于6月30日以前完成。
據水利與氣象部門聯合會商意見,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極端事件偏多,區域性暴雨洪澇重于常年,澇重于旱。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中心負責人劉志雨表示,今年全國降水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分布,南方多雨區主要位于華南北部至江南大部和貴州東部,北方多雨區主要分布在黃淮至華北大部和東北大部,以及內蒙古西部至西北中北部等地。
劉志雨稱,預計長江中下游、珠江流域西江、海河部分水系,松花江、遼河等地區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黃河上中游、太湖、淮河等地可能發生區域性暴雨洪水,而東北西部、江漢西部至西北東南部、西南南部和東北部降雨偏少,可能發生夏旱。
今年重點防范“三大風險”
近年來,水利部始終把防汛抗旱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今年將重點防范超標洪水、水庫失事、山洪災害“三大風險”。
葉建春介紹,針對超標洪水,水利部將指導各地水利部門在6月底前編制完善江河和城市的超標洪水防御預案,狠抓預測預報、水工程調度、堤防搶護、人員轉移等各個環節措施的落實,做好防范應對準備。
葉建春說,我國有9.8萬多座水庫,其中9.4萬多座是小型水庫,一些水庫不同程度存在病險,是防汛工作的薄弱環節和突出短板。水利部將加強大中型水庫汛限水位監管,科學規范調度運用。逐級壓實水庫大壩安全責任,并對水庫運行進行監督檢查。加強監管,今年計劃暗訪至少6500座小型水庫和1000座大中型水庫,及時發現問題、整改問題,保障度汛安全。此外還要逐級公布水庫大壩安全責任人名單;落實小型水庫安全行政、技術、巡查“三個責任人”和監測預報預警設施、調度運用方案、防汛應急預案“三個重點環節”,提高責任人履職能力;加強大中型水庫汛限水位監管,科學規范調度運用。